简单点说,就是一家知名药企的防潮袋上没有标记任何信息。从法规上讲,防潮袋只是起到了一个防潮的作用,不存在什么违规。铝箔易破损,在铝箔板外增加一个防潮袋,可以利于药品保存。避免的是,铝箔板上的药品,产生受潮、滋生微生物。下图是个明显的案例。
至于药片或者胶囊上标记信息,确实能利于分辨,所以有些企业做的很好。在胶囊外壳做标记,一方面利于顾客区分,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造假的难度。
但无论做不做此类信息标记,都符合法规要求。但只满足法规,就能满足患者使用需求吗?
对于监管方而言,合法即可。但对于顾客及患者而言,要求的更多。要求有哪些?
孩子小时候,经常发烧,退烧药是家里常备的。经过多次使用,发现有种退烧药,使用非常不方便。吸管上的刻度不够明显,如果没有吸取药液时,尚能清晰读数,但当药液进入吸管后,读数变得非常困难。因为经常是夜里用药,必须要凑近手电筒才能看清。而且吸管长度不是很配套,瓶子底部的药液难以用完。
这点需要和日化企业学习一下。根据某同仁对多种沐浴乳的使用评价,资生堂旗下的一款产品可悠然,仅靠按压就可以实现挤出绝大多数沐浴乳。当无法按压出时,瓶子里几乎没有存货了。比起那些每次到最后需要拧盖加灌水的,高了好几个档次。
这是某款药品的防潮袋,当然也可以称为防泄袋,因为里面最小使用包装是液体。
从名称、批号、有效期、保存条件等,信息非常完善。在防潮袋上打印这些信息并非难事,很多自动装袋机都带有打码功能。这一项目只是有利于使用者吗?并非如此。装袋后的半成品,其实完全依赖人员及半成品的箱子来确认信息。除非是装袋、装盒是同时进行的流水线。否则万一上一批次清场有遗漏,发生混淆的概率非常大。
增加信息,可以使得去掉外盒的药品,在不破坏防潮袋的情况下,也能知晓何时到期,里面是什么药。我曾经在几种没标记信息的防潮袋上,用孩子的白板笔做了标记。然而后面字迹模糊,还是靠撕开袋子来确定药物。
曾经在网上见过一个吐槽,某药品一板是24粒装,说明书上标的是每次8粒,每天三次用药。打开一看,是下面这种设计结构。没错,每三粒药在一个孔里。
患者非常郁闷,怎么才能实现一次8粒,而又不漏掉药?这种企业能生存下来,一可能是真的效果非常好;二就是可能有更差劲的同行帮衬;三是幸亏大多数患者自己没有选择权。如果是顾客对药品有自主选择的能力,此类包装形式必定影响销售。就像上面说的那款吸管难以读数的退烧药,我们再也没有让医生开过(是处方药)。
药企是治病救命的企业,但不是说就应该高高在上。在产品质量保证的前提下,给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也是需要的。现在药企都说自己不好做,但一些细节化的东西,能提升顾客好感的方面,又很少有人去关注。
每个药企都有自己的售后反馈规程,现在国家也要求企业必须登记各类顾客反馈。但很多企业没有到顾客反馈的,还沾沾自喜,觉得自己做的很棒。其实是沟通渠道不畅通。
人们对药品使用不方便的忍耐程度,比其他产品要高很多。原因无外乎,“没得选择,医生做主”、“偶尔一次用药,下次还不知道啥时候呢,不计较这些”。当忍无可忍时,相对于给企业打电话,更多的是私下抱怨。因为很多药企的售后就是花瓶摆设。我曾经因为某药品打过售后电话,售后就用一句“你现在没有保存小票”来推卸责任。言外之意,没有小票,与我何干?再者,售后的沟通水平有待提高,动不动满口的行业用语,让顾客产生抵触感,再也不敢打售后电话。
任何新开发用途的药品,只要其治疗作用好,大众会选择性忽略其他缺陷。另外目前大多数的药品都是半自动化的生产,成本高额,人工干预多。加之各种政策及舆论,成品药的附加值的空间越来越小,正常运营尚且成问题,哪有多余的精力去研究所谓的消费者的感受?一个制剂,你用不完就扔,或者说开封后,不易保存。对于一个生产商来说,是大大的好事。因为只有这样才使得你缩短购买周期,给企业带来更多销售量。
也许生产商会说,我们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,何谈客户体验?也许厂家还会说,药品生产企业更关注的是药品的安全、有效、质量均一,其他的,都不重要。但是,不得不说,药品依旧是商品,消费者依然有着选择商品的权利。抛开少部分的专利产品,大多数药品还是有替代品的。尤其是在一致性评价之后,各药品件的差异逐渐的在缩小。在没有垄断的前提下,还是可以有多个厂家进行选择的。
企业想生存,想提高消费者的依从性,不仅仅靠的是产品的内在质量。尤其是OTC类药物,更需要切实考虑消费者的使用感受。当忽视了消费者的感受,你还剩下什么?
*声明:本文由作者撰写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艾美达行业研究立场。本号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